《记录的地平线》是一部由石平信司执导,寺岛拓笃 / 加藤英美里 / 前野智昭主演的一部剧情 / 动画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记录的地平线》观后感(一):网游,情节不错,可能稍微慢热,但是好看。
我是无意看到的,那时候看了刀剑神域,很喜欢网游类的,所以就顺带收藏了这部。看了之后有点停不下来,关心剧情发展,好奇主角接下来会想到什么,会做出什么。其实,我也有点依赖主角了,一看到什么困难,就想到,恩,要是我,就跑去问诚惠了。。。
剧情发展是比较慢热的,第一季其实很精彩的打斗很厉害的boss没有,就秋叶原的建设进行了一系列的谋划。没有说主角特别开挂,他也有烦恼,也有想方设法地努力去解决,要我说,就一很有脑子的腹黑。有时候有些关于解释之类的太长有点难懂,我就忽略了。。。
跟刀剑神域比,其实我觉得就是两种类型啊。一种是开挂打斗网游,一种是谋略性网游。要说比较,就是刀剑的画风我更喜欢一点,但是要比故事丰富程度,我还是更倾向于地平线一点。刀剑我是无脑享受,地平线我会想知道,诚惠下一步,或者是又有什么乱子出现啊之类的。有一个特征,地平线里面的戴眼镜的,没一个好惹的,全是人精。。。
《记录的地平线》观后感(二):关于《记录的地平线》的评论
片子演到倒数第二集了,发个言吧。
这半年来,从这片的评论里看(注:不是指豆瓣,是指我在各处看到的评论),有不少人都是脑袋紧绷,看片不动脑的。那些需要看资料补完才说看懂的人就不说了,最低层次的。另一些是抱着偏见和无知来看此片,就值得谈谈了。
其之一是,看到20多集了,还当“大地人”是NPC。
“圆桌会议”建立的那几集,作者就借城惠之口说出一个很重要的设定:“大地人也是人,应当以对方是人类来作为前提,而不是视之为NPC”。后面故事之所以成立也是基于这一点。结果大多数人都无视了那一集内容,还NPC前、NPC后地来讨论——前提就错了,结论还能会对?
其之二是,“冒险者相当于神,遇到冲突为何不平A”,以及引申出来“大地人都很好欺负”的潜意识。对于有这种说法的人,我只能说果然年纪太小,把事情都想得太简单,总是有一种“胜者为王”的妄念。不过这不怪他们,除了因为年纪太小想法幼稚外,我们这个社会就是奉行弱肉强食,强者欺负弱者的生存法则,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些人遇到问题就想着用武力解决也是正常的——虽然是扭曲的正常。
举一个例子。《笑傲江湖》里东方不败号称武功天下第一,从未败过。那按照这些人的逻辑,他(她?)为何不平A掉五岳剑派,然后先平少林再灭武当?
金庸在后记说过,《笑傲江湖》是一本刻划政治的小说。在现实政治里,平A只是手段之一,不是唯一手段,更不是第一手段。
橙乃的小说与其说“种田流”“经济小说”,我更觉得是“政治小说”,从《魔王勇者》开始就涉及大量政治内容。只是橙乃写的是轻小说,不可能很露骨地把政治斗争写出来(就算写出来都以相当“和平温润”的方式表现)。其次基于他的趣味和题材需要,政治斗争都隐藏在经济活动之中,就像金庸以武侠写政治一样。所以对比起真正以经济为核心的《狼与香辛料》,橙乃的经济描写其实很浅\白(或者说简陋)。
《笑傲江湖》里,风清扬跟令狐冲说“世上最厉害的招数,不在武功之中,而是阴谋\诡计,机关陷阱。倘若落入了别人巧妙安排的陷阱,凭你多高明的武功招数,那也全然用不着了”。
在《记录的地平线》里,大地人固然有这样那样的缺陷,而冒险者则有诸多的优势,但这些人似乎都忽略了一点:大地人是实打实玩政治斗争存活下来的,势力要远比冒险者大。(有这种错误认知,也多少跟上面说的第一点有所关系)
冒险者个体能力虽然强大无比,但都是一群乌合之众(城惠在组成圆桌会议之前就非常明显),又多是未经世事的年轻人,要合力起来办好一件事的成功率很低。也就是说,从全局来看,真正具有绝对优势的是大地人,而不是冒险者。
一旦像某些人那样以为的,一言不合就平A过去,必然导致大地人的全面反扑。在这个世界里,大地人知道的秘密要远比冒险者多,谁知道他们在暗地里是不是拥有比冒险者强的“武器”?就算没有,也有“出云骑士团”这类在游戏时代就是GM级的存在,在不清楚他们的下落和行动准则前,冒险者有百分百的胜利把握?
就算不论武力强弱,大地人论手段就比你冒险者强多了。故事里面就有表现出来。从一开始舞滨的试探,再到后来柯文公爵的经济攻击,虽然算不上什么巧妙,但足以让冒险者这群乌合之众陷入混乱。如果不是有主角,不是有“必须把故事进行下去”的前提在,估计冒险者早就被大地人玩弄于鼓掌当中。这应了风清扬(金庸)的话:“世上最厉害的招数……是阴谋\诡计。”
陈世骧先生评论《天龙八部》的时候说过,“……盖读武侠这亦易养成一种泛泛的习惯,可说读流了,如听京戏者听流了,此习惯一成,所求者狭而有限,则所得者亦狭而有限……”(见《天龙八部·后记》)
何止看武侠容易“读流”,看动画的人也大多“看流”。我最反感的就是丢掉脑袋看东西,以这种心态看东西,多半浪费时间,一无所益——无知是一种幸福。若喜欢把无知当高明,我不会拦阻。拿出来显摆,就成问题了。
《记录的地平线》观后感(三):这是属于我们的冒险,还有未知的世界。游戏终结了,异世界才刚刚开始——第三/四章 游戏的终结
人设不能直视,但是为了一起冒险还是会去看动画版~~~原本是SAOのFANS,但是遇见放荡着的茶会之后就转移了,两者不能相提并论。SAO只是纯粹喜欢名为Sword Art Online的网游,只有剑的世界,可惜没想到一本就结束了。而记录的地平线,应该是属于穿越一类的了。
写到这里的时候,停滞了很长一段时间,结果忘了说啥了,嘛,之后再继续补充吧,这应该会是很长的系列,慢慢追慢慢等。。
其实只要能看到橙乃(妹)怎么都好 !
和原本要写的记录有关的备注:
—和XXX的谈话了解到“幻境神话”的一些真相
—网游之后发现其实是另一个世界(异世界,异空间,造界)之类的设定,虽然不知道多不多,但是曾经看到几部也有这样的设定
—就算有也忘了(喂!
-----------------------------------
和原作有关的思路:
虚拟盖亚计划
—幕后操作的人?团体?游戏公司
—其实是时光机器?运\行20年后终于能够达到让实体传送到未来毁灭后的重创造的地球(这是不是有点远了喂,咳,这个问题还是继续观望小说推进方向好了望天
—或者是类似雨月那样的人为世界?
其他
—既然是别的世界,为何还会有所谓的游戏窗口
—妖精环,传送门失去效用,为何神殿还能保护冒险者。
—在神殿重生之后,失去关于“现实世界”的记忆,是否代表存在人为操控记忆的手段之类的(雨月)
于是结果还是这么长了么。。。好像重来没针对ACG的真相写过什么。这样算是还真的很喜欢记录的地平线呢。。希望很久很久之后,不会坑了之类的什么的就好。
其实只要还会出现橙乃(妹)怎么都好!(喂
:评价是针对动画的(但是原作的思考写这里了吧阿噗
于是你终于肯停了没!
阿,还有,果然太久没看小说了,该开始第三周目了么,上面说的这么混乱也和忘记了一些有关,特别是XXX是怎么称呼的忘了望天(擦泪状,日语还很差,第六本求汉化出现
《记录的地平线》观后感(四):地平线和SAO的比较?
很多人都拿地平线和SAO作比较,我也看到了不少。比如我身边不少人都是觉得,还是SAO这种男主角打怪升级撩妹的剧情比较刺激。作为一个早就看腻了YY小说套路的人,SAO的小说我只看了第一部,要说的话,吸引力甚至不如郑渊洁的童话。因为我更喜欢《攻壳》《黑礁》这类讨论人性的有深度的剧情,或者《永生之酒》这种有趣的剧情。SAO和地平线本质的差别或许还单纯是“被困游戏”和“被困异世”的差别,也不是死不死的掉的差别。你要是非要说“死不掉那还有什么意思”,那么你一定没有想过“连死都做不到”的痛苦。桐人要面对的,是单纯的打败boss生存下去。城惠要面对的,则是更加复杂的社会性的问题。在这个世界,生存并不困难,但是生存的信心才更加岌岌可危。从第一季到第二季,在玩家中消极面对人生的人一直都有。主角要面对的,根本不是什么boss,而是如何处理这些社会性的矛盾。这需要的不仅仅是几个有智谋的眼镜,更需要的是真正有责任感的大人。
在我看来,这就是两部作品的内涵的区别。
虽然我在这里对SAO评价并不高,但是这并不代表我在恶意贬低它,看过多年的动漫和小说,窃以为理智的看待比无脑黑粉要好得多。之所以没有说地平线的缺点(ー ー゛)我只是在比较两部作品的内涵而已,作画我无所谓,《绝望先生》《刀语》我都能接受,剧情才是真正吸引我的地方。他的剧情表达了他想表达的主题,我也不会在深究其他东西了,而且橙乃的设定算得上严谨,游戏中的副本给我了一种“这才是游戏!”的感觉。实在是令身为一个游戏玩家的我热血沸腾。
在人物塑造上我不多做评论,因为各有各的不同,SAO的后宫模式和地平线的群像。人物的成长都能看到,非要斤斤计较干嘛呢╮(╯_╰)╭大家看开点,做个理智友善的粉丝不好吗。
另,豆瓣评论里虽然有各式各样的不同的声音,但到目前为止我还没看到撕逼什么的真是太欣慰了。
《记录的地平线》观后感(五):记录的地平线与SAO
动画看了一集,小说看了五卷,说一下观感。
AO好像看到了第七卷还是多少,看不下去了。还是先从书本上做一个横向比较吧。
要说写作时间,记录的地平线确实是在SAO之后,说进去出不来这个设定借鉴也无可奈何,不过从日本红火的网游作品来看,HACK才算是真正的始祖。这些暂且先按下不表,我认为《记录的地平线》虽然有诸多不足,但它依然是一部比SAO要优秀的作品。
轻小说近年来的趋势就是由单一女主角配两个男主角走向N个女主角配一个男主角的趋势,只能说是阿宅们的爱好所趋。单一女主正所谓众口难调,而要把女主写的人人都喜欢,其塑造又会显得过于模式化。
AO就是一部非常经典的服务读者式的作品,里面要什么属性有什么属性,男主角也帅气牛逼四处开挂秒人,看客们交口称赞。多帅啊卧槽,黑发长袍双刀流狂战秒BOSS然后跟妹子们亲亲我我,理想发展路程,不论你喜欢怎样的女主,人家都有写过,像我就很喜欢狙击枪妹子。
反看记录的地平线,标准的两男一女配置,然后男主的死党之一是个后宫王,大多数其他有魅力的女角色也与其他各种男角色眉来眼去。
这要考验的是什么?作者的表述能力。记录的地平线的作者不得不说对于人物性格等等侧面烘托类型的描写能力还是有些缺陷的,这个缺陷尤其是网游这种人物出现非常众多的类群像剧本例会显得更加突出。
AO做的很聪明,妹子只要喜欢男主,观众们就不会去管她的侧面描写,只要看她跟男主怎么勾搭然后亲亲我我就行了。于此不同的是,记录的地平线要不断地写出单一女主的魅力之外,还要考虑怎么样让配角生龙活虎。毕竟地平线是一部群像剧,而不是主角站中间十个女主角站旁边的中心剧。
然而不论地平线在人物描写上有各种缺陷,其主角设定开始就很让我眼前一亮。主角是智将类型,整部作品在把握剧情走向上更加平滑,怎么样去解开这个世界的谜题,以及最重要的——智战总是比武战要好看,至少对一本书来说是如此。当然,智战的写作难度也差的不是一点半点。从刚开始行文还有些不是很习惯,到第三卷左右各种各样人物的纠葛完全展开,相比SAO的快餐这部作品更倾向于慢热式,然而限于篇幅还是很难讲每一群人物交代干净。作者所创造的剧情起伏也是一个问题,没有非常刺激的情节导致人物的心情波动等等也不能快速体现出来,再加上篇幅所限,就我看来5卷就讲了个开头,究竟读者有没有兴趣跟20卷也是个问题。
当然,从心情上说,我很希望这部作品能狠狠地踢爆SAO的菊花,不能从销量上也要从精神上。毕竟,就SAO那前半部分不错的剧情拍成重要战斗阶段定格秒杀动画,和后半阶段主角一路开挂的无法直视的作品搞出来都这么有人气。
你们真的要向业界妥协吗?(笑)
《记录的地平线》观后感(六):重点是治愈
动画看完了,然后小说还没看,不过已经打算去补小说了。感觉很多小说里面用文字表现的设定是动画没办法表现的。
首先,我就是传说中没有看过网游小说始祖.hack系列的小学生。同类动画和小说我接触的第一部是SAO没错,不过我看SAO的时候都把那个当成少女恋爱向的动画来看的。SAO和记录的地平线就像是两种类型的起点小说,SAO就是那种一路开挂(和后宫)、主角所向披靡的爽文,这部就更加智商向一些。
关于这部动漫,我喜欢的地方在于几点:1.真正的战斗; 2.完整的世界观设定;3.萌萌哒人设。
1.所谓真正的战斗不仅限于打斗场面,当然动画里面的打斗场面还是很过瘾的。特别是一开始显示Shiroe的指挥能力的那场战斗,简直看得我一愣一愣的。大概是因为我自己本身也打网游,只有在看到这种有T有DPS有奶的战斗的时候才有“在看网游动画”的实感。后期Shiroe的战场从真刀真枪的打斗转到了幕后,整个故事也渐渐地脱离了“人们被困在网游里”这种简单直白的设定。不过由于记录的地平线的表现形式是群像剧,所以描写重点不总是在主角身上,后期的大规模战斗力还是能看到新手玩家们奋力战斗的场面。
2.完整的世界观包括了网游本身的故事背景,玩家们的职业和种族和技能,以及怪物本身的设定。说实话,很多轻小说改编的动画对于没有看过原着的人来说基本上看不出来设定。例如说钢壳都市雷吉欧斯,我当年看的时候就完全没搞懂设定,后来听说这部动画的原着小说光是设定就有厚厚的一本。又例如说争议很大的魔法禁书目录,我一开始只觉得是单纯的后宫漫,在读了小说原着之后,发现作者对魔法世界和科学世界的设定还是下了很大功夫的。我在B站看完这部动画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有野生字幕君一直补充小说里有提到过的相关设定。例如说召开圆桌会议的时候每个人的介绍都是由野生字幕君提供的!
3.人设果然指的还是男主。Shiroe真的很帅超帅非常帅,里面每一个男性都让人觉得萌萌的。反观女性角色,大概是因为我自己是女孩子,我其实不太喜欢一男两女的设定。而且我觉得Minori对Shiroe的感情果然还是憧憬吧。看的时候就觉得她说自己喜欢Shiroe那段有点生硬。然后我最喜欢的女性角色是公主!因为她和传统意义上的公主不一样!期待着懒散生活的公主什么的不知道哪里戳中了我的萌点QWQ
最后,我很喜欢剧里的日常部分——不包括修罗场的那几集。
请用微信扫添加公众号
